:::
點燃生命之海(The Sea Inside)
- 題名
- 點燃生命之海(The Sea Inside)
- 出版資訊
- 講授人:黃英雄
放映日期:2010/8/14
片長:125分鐘
西班牙 / 2004年出品 / 普遍級
導演:亞歷山卓.曼納巴(Alejandro Amenabar)
演員:哈維.巴登(Javier Bardem)
蘿拉.杜納斯(Lola Duenas)
得獎:2005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 劇情簡介
年輕力壯的勒蒙不但喜愛海洋,也練得一身好泳技。卻在一次跳水中頭部撞到水底,當場昏死過去,遭人救起後人雖活了過來,從此卻四肢全無知覺地躺在床上,一躺就躺了將近三十年。
勒蒙的哥哥荷西為了照顧弟弟勒蒙,不再出海捕魚,只在家中田園工作,而妻子曼奴艾拉負責照顧勒蒙起居,兒子哈維則幫勒蒙打電腦。雖然有家人的照顧,原本喜歡寫詩的勒蒙因長年躺在床上,使得他常常萌生自殺的念頭。但因安樂死在西班牙並未被承認,於是勒蒙希望有人能將他想安樂死的想法提出到法庭公開辯論。
在鄰居女子潔娜的介紹下,一名叫胡莉亞的女律師願意替勒蒙提出辯解;與胡莉亞同行的馬克立刻愛上潔娜,兩人頻頻約會。胡莉亞漸漸從勒蒙的作品與相片中了解勒蒙充滿活力的生命,心中不覺也對勒蒙起了思慕之心。胡莉亞的腳不方便是因為她罹患了先天的腦皮質病症,亦即最後她也會漸漸癱瘓甚至喪失記憶。一次昏倒後,胡莉亞退出了律師工作,改由馬克接辦。胡莉亞唯一能做的便是蒐集勒蒙的詩而結集成冊,並為他找到出版商出版。
在附近工廠當女工的羅莎,在電視上看見被訪問的勒蒙後,自動前往表示她願意負責照顧勒蒙。羅莎結過兩次婚,先後產下二子克里斯與山米。勒蒙自然知道自己的處境,不敢接受羅莎的美意,但羅莎卻意志堅定,縱然工廠三個月都沒發放工資,她依然不改來照顧勒蒙的初衷。
法庭上的判決自然是否定了勒蒙的請求,於是勒蒙決定維持自己的尊嚴來自我了結,而他始終相信,能夠真正依從他的意願完成最後結束生命過程的人才是真正愛他的人。在這個重要的抉擇上,羅莎表示她願承擔這份重責。於是勒蒙瞞著眾人說要到羅莎住處休養而離開,但家人豈有不知之理,每人均淚眼相送。
勒蒙以錄影機錄下自己最終對安樂死的看法,飲下一杯含氰酸鉀的水,在鏡頭中斷了氣。而胡莉亞也在這個時候逐漸癱瘓並喪失了記憶。
◎ 賞析
安樂死這個議題被提出討論已經有些歷史,但始終是各說各話而無定論。反對者不外乎以宗教的理由以及法律的認知觀點作為基調,衛道人士更是對「上天有好生之德」以及「只要活著就有希望」的角度來辯護,並且至目前為止是佔了上風。
本片切入的角度卻是由當事人的看法直接訴求,在意見相左的同時,辯論雙方很少會為對方的立場來設想,這比較容易失了偏頗,因此這部影片的呈現就給人一種新觀點與新注目的驚豔。重要的是故事的主人翁極力尋求安樂死是在其「意識清楚」的自我要求下,有別於一般昏迷中的植物人。
但既是意識清楚就不能以「安樂死」作為討論的範疇,應該以「自殺」來討論才對。若果如此,那這個議題的層面就完全不一樣了。以眾多的宗教立場而言,自殺是絕對禁止的,佛教的說法是今生的苦難其來有自,亦即在前世中有著必然的因,才會有今生的果。如果苦難的果尚未受完,就以自殺來逃避,不但這些未受之果尚須償還,甚至得入三惡道受苦。
生命的議題是嚴肅的,有時懵懂一生卻始終不知生命的意義何在。就算是毫無苦難風平浪靜過了一生,可曾試想過這麼輕易地走一生,如何給自己一個定位?
很多人會埋怨一生的坎坷與不幸,但如果從另外的角度反觀就會覺得挫折原來也可以是一種幸福。俗語說:「沒有礁石,豈有美麗的浪花?」這應該是很貼切的講法。透過不斷地與困頓挑戰,並從中歷練出堅毅的對抗精神,絕對會使得這一生有著值得回憶的彩虹。
當然像勒蒙這樣將近三十年的歲月都必須仰賴他人的例子是必須放大來思考的。一個人躺在床上絲毫不能動彈,若非是當事人絕難體驗那種心境;何況勒蒙帶給家人的衝擊更是另一層必須檢討的問題。勒蒙的幸運是他有任勞任怨的哥哥和嫂嫂,如果家人棄他而去;或者他孤苦無依,那勒蒙的生命能否存在這麼久當是疑問。
問題是活得愈久卻反而是勒蒙的夢靨,就像被判無期徒刑的人求出無門;而相對的對勒蒙家中的成員,會不會也是夢靨呢?也許基於道德和親情,哥哥與嫂嫂都得咬牙苦撐,但我們要問的是他們心中是否真的一點埋怨都沒有?如果如此,那勒蒙豈不更加自責,而這樣的猜忌與痛苦都會在週遭氛圍中漸漸拓染開來,直到某一天機緣成熟自然就會爆開了。
全片顯然摒棄了傳統的思維與人性糾葛,轉而以一種平靜、幽默來看待這個嚴肅而令人不安的議題,甚至還以幾場極美的戲來呈現勒蒙的情慾問題。
無法動彈的勒蒙在見到女律師胡莉亞之後,開始對她有著意淫的慾望,每每想到她,就覺得自己可以從床上起來,走到窗口飛出天際,遨翔在大海之上;甚至可以緊緊地擁抱她,並將雙手探入她的胸前恣意地愛撫…。
導演特別安排了這幾場戲,一則可以調和剛性的議題;二則也適時表現了電影不可或缺的情愛主題。更何況胡莉亞得了大腦皮質病症,本質上早已是勒蒙的「同路人」,基於此,在同病相憐的基調上,這場戲就更能美化情境;更能擄獲觀眾的同情之心。
另一名堅持照顧勒蒙的羅莎是一位善良的女人。她的一生都是男人負她,但一點也不埋怨。她所能思索的就是本著善意去愛週遭的人,而正是這份慈悲之心最後反而變成幫助勒蒙完成自殺的人。
導演在這個角度是完全摒除宗教與道德的想法,因為導演將鏡頭的觸角碰撞在生、死、愛、慾之中,並從絕望與希望的絕對對待中企圖尋求出另一種面向的新思維。
勒蒙面對攝錄影機的最後遺言拍得盪氣迴腸,尤其他以吸管吸完那杯氰酸鉀的毒液後,在短短幾秒內完結自己的生命,於是幾十秒的苦痛與幾十年的痛苦,在瞬間立刻有了對應與比較。問題是作比較的人究竟是站在什麼樣的立足點來看待,這將會是永遠也沒有交集與答案的。
勒蒙在跳水昏迷之際其實已經「死」過一次,因為他的敘述在很多「死後復生」的報告中有著相同的經驗。如果勒蒙被救活是既定的事實,那他後面的生命就一定有著意義,而這些意義的背後是否真的容許勒蒙的自我了斷?
勒蒙面對死亡毫無所懼,雖然有著些許的不捨,但「儘快離去」應該是他的信條與目標。雖然他玩笑地向羅莎表示要娶她,但羅莎原本要吻他的唇卻改吻他的額,似乎說明了兩人這一段最終的關係。
羅莎與勒蒙約定的事相當有趣,死後的世界眾說紛紜,那應該是屬於宗教的範圍,而導演在片尾提供了死亡的去處。從什麼地方來就回什麼地方去。勒蒙年輕時喜愛周遊列國,藉著當船員而實現環遊世界的計畫,於是海洋與勒蒙發生不解之緣。
以直升機拍攝的渾厚大海上,我們似乎感受到勒蒙遨翔其上並奔向永無止境的虛空世界,在脫離桎梏三十年的身軀,勒蒙戰勝了自我。就戲劇層面導演提供了新的思索空間;就真相層面勒蒙也許作了不佳的示範。
更多精彩的電影欣賞導讀請上網搜尋「黃英雄部落格」
序號 | 檔案下載 | 線上聆聽 | 下載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