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出的告別(Blackbird)
- 題名
- 說不出的告別(Blackbird)
- 出版資訊
臺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用「心」看電影
說不出的告別(Blackbird)
講授人:黃英雄 老師
放映日期:2024 / 1 / 20 下午 2:00
片長:98 分鐘
美國 ∕ 2019 ∕ 普遍級
導演:羅傑·米歇爾(Roger Michell)
主演:蘇珊·莎蘭登(Susan Sarandon)
山姆·尼爾(Sam Neill)
禮讚:2020金馬影展影迷嘉年華單元 暖心選映!
凱特溫絲蕾催淚新片,百變女王蘇珊莎蘭登內斂動人演技,蜜雅娃絲柯思卡真情流露,兩位奧斯卡影后首度同框飆戲,激出觀眾眼淚。
◎ 劇情簡介
保羅是一名醫生,他的妻子莉莉得了漸凍人的絕症,莉莉要求在與家人過完聖誕節之後便安樂死。於是邀請大女兒珍妮佛與其夫麥克,當然還有他們的兒子強納森。
一直較為叛逆,而且失去聯絡一個月的二女兒安娜,也意外地回來,不但她的出現令人意外,安娜是一名女同志,她也帶了「室友」克里斯回來。
但令珍妮佛最意外的是,母親的大學同學伊莉莎白似乎也不請自來,但礙於情面,原本的家人聚會雖多了一個外人,似乎也只能接受了。
眾人圍在客廳,但卻有不知從何說起的感慨,只好談論著桌上的鮮花,珍妮佛不但作了一個蛋糕,也送莉莉一對放鹽、胡椒的小罐子。莉莉接受了禮物,但卻顯得有些尷尬。
麥克與珍妮佛在房內也談論,送兩個瓶罐實在太小氣了。但事實上,一時之間也不知該送些什麼東西,倒是對伊莉莎白的到來頗有微詞。因為她從母親與父親去倫敦或其他地方觀光時,總會帶著伊莉莎白一事,珍妮佛大膽推測,父親與伊莉莎白可能有私情。
姐妹許久未見,兩人在外面有了一番對談,但卻誰也影響不了誰,因為長大之後,每個人都有獨立自主的觀念,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除了拍全家福相片之外,也同時想起大學的荒唐生活,除了強納森之外,其他人都嚐試吸了幾口大麻,使得氣氛有了些許的緩和。
當安娜得知母親莉莉竟然要自行安樂死,而荒唐的是父親保羅就是一位醫生。安娜向克里斯表示,她要去向警方告發,一時之間使得家庭氣氛又陷入僵局。
珍妮佛果然提出異議,她並指責父親與伊莉莎白有染,沒想到莉莉主動表示,是她要求伊莉莎白這麼做的,因為當她離開後,希望保羅還有個好友閨蜜能夠照顧他,這使得眾人目瞪口呆。
終於過了聖誕節之後,莉莉從保羅手中接過一杯透明的藥水,在與眾人擁別之後,勇敢地喝下那杯藥水,半晌就離開了人世。
◎ 劇情分析
這是一部討論與呈現「安樂死」的影片。這種議題不只出現在這部電影,過去法國與西班牙都曾經有類似的題材,而之所以會引起更多的討論,因為「安樂死」目前在世界各國都是無法被承認的,也就是說安樂死不管理由如何,都是違法的。
不僅法律禁止,任何宗教也並不鼓勵安樂死,而很多患者,禁不住在最後寧願結束自己的生命,那有幾個理由,其一是無法或不願承受病魔的折磨,其二是躺在床上甚至近乎植物人,為了不想連累親人增加他們的負擔,所以毅然決然地以安樂死結束自己生命。
另外自殺當然也是這個世界所不容許的,想想生命究竟從何而來?生命的到來必然有其緣故,也就是佛法中所說的「習氣種子」與「業緣種子」,一個人的降生當然還有多重的原因,但那屬於道種智的層次,不宜在此以文字做世俗的呈現。
人的長相為何都不一樣?這當然是由自己「決定」的,根據自己的習氣個性與業緣,才有今世的長相與遭遇,因此最後老年時,有的人無病無痛地在睡夢中逝去,有的卻必須在病床上與病魔掙扎多年,最後在極度痛苦中離開人世。為何會有這些差異性呢?
我根據佛法中的說法來詮釋,那是我們累世中造了業,也許今生都不曾有負於人,但過去造的業會存在阿賴耶識中,不會有任何的差遲。這種說法可能會引起其他宗教人士的抗議,甚至告上主辦單位,這也是為何我這麼長的時間,都不曾來總館上電影講座。但這是屬於我個人的見解,如果不同意就當作沒這回事,畢竟現在社會,你可以不喜歡別人的論點,但我卻自認為該作自己該有的見解。
莉莉得到「僵直症」,這種病症到最後都必須依靠別人,換句話說,莉莉也是很有主觀的見解,她不願連累丈夫與兩個女兒,在經過與醫生丈夫討論後,決定以安樂死來完結自己的生命,甚至為了讓丈夫不會孤獨,還要大學的閨蜜伊莉莎白替代自己來照顧丈夫保羅。
這樣的安排似乎相當妥善,符合天理、人情,唯一是違反國法。同時她也不曾思考過對家人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而言,家人尤其她的兩個女兒,更是無法接受。
生與死就像一個環,找不到什麼是頭?什麼是尾?但也並非全然無解,只因我們被一念無明煩惱所遮障,也無法了解無始無明背後的真諦。所以在這世上發生的很多事,我們都無法用世俗法了解,若欲了解真義,就必須去領納出世間法的第一義諦。
保羅身為醫生,他也同意妻子的決定,因為他知道妻子的狀況只有愈來愈糟,最終甚至會喪失自己的尊嚴。在第一場莉莉起床之際,她堅持要自己下床穿衣穿鞋,這是一種毅力的表現,試問莉莉如何能忍受病症演變到最後的難堪?
也許死亡並非大家傳統的認知,只因為我們對死亡不了解,當然更無法了解「生」的過程與真義,也許因為宗教的議題,使得這個生死議題變成完全不同的詮釋,而我對宗教的認知是:某種角度,任何宗教都是一樣的,只是名稱的用法不同,而產生許多的誤解,而且這是不值得一談的問題。
珍妮佛是大姐,她嫁的丈夫麥克似乎也沒什麼見解,倒是保羅與孫子強納森談到奧德賽與羅卡。羅卡是西班牙知名的詩人,他的遺作「灰燼」對當時的佛朗哥政權做了全力的抗衡。可惜在三十六歲時,就被佛朗哥政府抓到一座山谷槍殺而亡。羅卡和聞名的畫家達利以及後來有名的導演布紐爾,是書生學院的同學,布紐爾先到美國,後又居住在墨西哥,直到七0年代才回西班牙,而達利也早就到巴黎拜畢卡索為師,從而成為超現實主義的創作大師。兩人往國外發展,卻逃過一劫,只有羅卡英年早逝。
生命正是如此的多樣化,生命的長短並非專一的抉擇,因為你想長壽,不見得能如願,若毫無所思,卻是有人渡過百年大關安享天年。這並非是我們每個人可以預料的,唯一可以知道的是,不管壽命長短,最終分段生死到來,還是不免一死。如果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不妨從這個角度來面對死亡,也許這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
而之所以謂之為「關鍵」,那是因為每個人在面對死亡之前,總會有不斷的試煉,生、老、病、死是人生四大苦,(其實有八大苦)因此是每個人要去面對的。
現代醫學對人類的病狀,還有許多無解的地方,雖然醫學上發明了更多的藥物,甚至更多的醫療器材,如核磁共振、電腦斷層甚至雷射。似乎增加了醫療的層次,但反而喪失了醫生的診斷能力。古代中醫的「望聞問切」的功夫,幾乎已經很少在醫生的診斷上重現過。
台灣的醫療體系是不容易讓病人死,但卻依然治不好病人的疾病。因此台灣的平均壽命已經到八十三歲,這是短短幾年就到達的。而現在也在推行不願插管的聲明,這應該是一個比較正確的看法,終究要死,何必勞師動眾白忙一場?但若是為了逃避病症糾纏,而以安樂死來了結自己的生命,其實從各種角度而言,都是值得討論的。
更多精彩的導讀分析請上網搜尋 「黃英雄電影部落」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
撰稿:黃英雄 老師
序號 | 檔案下載 | 線上聆聽 | 下載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