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北市立圖書館─視障電子圖書館

:::

山村猶有讀書聲(To Be and to Have)

山村猶有讀書聲(To Be and to Have)(目前無書封)
題名
山村猶有讀書聲(To Be and to Have)
出版資訊
講授人:黃英雄
放映日期:2010/6/12

片長:105分鐘

法國 / 2002年出品 / 普遍級

導演:尼可拉斯.菲利柏特(Antonis Kafetzopoulos)
演員:喬治.羅培茲(Antonis Kafetzopoulos)
得獎:法國 Prix Louis Delluc最佳影片、法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2002年歐洲電影獎最佳記錄片獎

◎ 劇情簡介
喬治在法國鄉下一個高低年級混合上課的小學教書已經二十年。從年輕開始教書的那一天算起至今也有三十五年之久,眼看著再過一年半就要退休,心中不免百感交集。  

每天早上,學校會派出一輛九人座的校車,一路上將散居在各處的學生載至學校,然後由喬治一人為他們上不同的課程。年齡最大的塔莎娜、朱利安和奧利維很快就要升上六年級,接著就要進入不同的中學就讀。  

塔莎娜是個沉默寡言的女孩,什麼事情都悶在肚子裡,喬治不只一次與她對談溝通,最後答應當她上了中學以後,每個星期六塔莎娜都可以去找喬治溝通,塔莎娜才笑顏逐開。  

朱利安與奧利維常爭吵,喬治將兩人叫到面前,誠懇地要兩人將心中的不滿說出,化解了兩人長久的互鬥,甚至在將來升到相同的中學時,還能相互幫助。  

年紀最小的裘裘只有四歲,喬治耐著性子從數字的算法慢慢教導,到最後裘裘居然能理解百千萬億的數字觀念。裘裘常常受到欺負,只能無奈地哭泣;但喬治總有法子很快讓小朋友相互道歉,並及時化解紛爭。  

喬治還會教小朋友一起煎蛋作鬆餅。夏天時大家一起野餐郊遊,有時為尋找走失的小朋友而急得滿身大汗,冬天則一起滑雪打雪仗。  

當然喬治還是會遇上一些人生無奈之事,如奧利維父親罹患癌症,雖然從醫院回來,但很快地又入院。喬治只能用哀嘆的神情來安慰奧利維。  

喬治帶領大家參觀聖日爾曼中學,因為如果朱利安與奧利維六年級畢業後可能會進入這所學校唸書,因此先讓他們有初步的印象、學習中學生面對課程應有的態度,並招待他們一起在大餐廳用餐。  

終於學期末了,喬治認為奧利維與朱利安成績不是很好,但還是可以升上六年級,而塔莎娜成績很好,雖略顯自閉,仍獲得一些啟發。目送學生上完最後一堂課而搭乘校車離去,喬治不免有些感傷,強忍著淚水環視學校一切,因為這個學校是他真正心靈寄託之處。


◎ 賞析 
嚴格地認定,「山村猶有讀書聲」其實應該是一部紀錄片。只是在事後的剪接儘量以劇情片的結構來處理,人物情感的渲染藉著剪接的節奏傳達了戲劇的因子;配樂方面則以音樂來強調整體的氛圍與導演刻意呈現的企圖。  

導演尼可拉斯.菲力柏特之前曾以「無聲國度」( In the Land of the Deaf )敘述了聾啞人的世界,以「我很微小」( Every Little Thing )傳達了精神病人的心靈世界。而本片的電影觸角則帶領觀眾進入孩童的世界。  

每個人當然都經歷過孩童時代的過程,也曾在那個階段歡樂、哭泣、委屈與難過,但這份純淨的心靈看待似乎早已離我們甚遠。不管童年是歡欣或苦悶,永遠不可能讓這段時光返回。而本片卻以極細膩的視覺觀點呈現了一名即將退休老師的堅持,以及偏遠地區一群幾乎為人所遺忘的鄉村孩童,透過老師的教誨不倦和小朋友的學習,一種人類至善的特質就在這個春夏秋冬的呈現中一覽無遺。  

片中的老師喬治其實就是這個故事真正的主人翁喬治.羅培茲,其他的小孩當然也全都是這所學校的學生。原本要拍攝一部有關農村生活的影片以及學校的介紹,但真正到了山區以後,導演的想法就逐漸改變了。經過好幾個月的訪談,也經過許多人的推介,導演終於決定要拍攝還有一年就退休的喬治老師的故事。  

喬治的父親是西班牙人,移民到法國後娶了妻子而生下喬治。父親感嘆當農夫相當辛苦,希望孩子長大後能當老師,但當喬治正式當老師而至山村教書的那一年父親卻去世了。  

一般敘述老師的影片大都會流於歌功頌德,但本片卻真實地去呈現喬治的赤忱與耐心。他從未口出惡言,就算小朋友犯錯,依然耐著性子指正他們犯錯處。奧利維在家中複習乘法的那場戲,奧利維的家人幾乎全員到齊,母親在奧利維算錯時還忍不住生氣地打他,這對照喬治三十五年來的時間都必須面對這種瑣碎的煩雜,自然就能看出喬治的偉大。  

導演有時在拍攝的同時以鏡頭來作取捨,替代了日後的剪接。好比明明是喬治對著小朋友說話,但鏡頭卻只取他的下半身以及小朋友的天真動作。因為這樣的連結,更能凸顯赤子之情,而此刻所謂的赤子之情其實不單只指向孩童,反而是這位終身未娶的喬治老師。  

喬治的母親尚在人世,但喬治上課的地點實在太偏遠,使他難得回家一趟,自然很少有機會隨侍母親身邊。而喬治太過投入偏遠教學,使他喪失許多良緣,就算有女人愛上他,見到他工作地點的偏遠,應該也會打退堂鼓吧?但喬治並不埋怨,因為他早已將一生奉獻的學校當做家,把這一群可愛的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  

參觀聖日爾曼中學這一場戲,呈現了法國當今的教育方式與觀念,或許可以提供給教育當局甚至是學校的老師參考。所謂的師資有多層的意義,但台灣究竟有幾位老師能如喬治一般無私地奉獻?這種屬於人文精神的認知,台灣起碼落後法國五十年。其實最大的癥結是人性的自私,許多人沒有奉獻的精神,在意的是每個月的薪水有無如實落袋,這些逆耳的批評當然指的是少數心態有問題的老師,我相信台灣大部份的老師依然會向喬治看齊。  

導演以將近一年的時間拍攝了這部紀錄片,因此我們在影片中不但觀覽了法國鄉村的四季風光,也由此呈現了鄉下的特質與美感。  

鏡頭也將觀眾帶入畜牧業的片段,奧利維除了回家溫習功課,當然也得打掃牛棚;喬治在春天到來的季節,也不忘修剪著學校的庭院以及他所栽種的花花草草。  

電影開始是從白茫濃霧中展開,村人們在大雪紛飛的惡劣天候下辛苦地將牛趕回住處,以校車駛過泥濘的道路顯露這所學校的真面目,教室中緩慢爬行的兩隻烏龜為寧靜的氛圍帶動了一股生氣,而當校車到達,天真宏亮的聲音展開了故事的開端。  

春天及夏天在幾個畫面與鏡頭中技巧地出現,讓觀眾隨劇情的鋪陳薰染了季節的變化。雖然是紀錄片,卻因為時空的轉換,在劇情展現中傳達了一種層次的美感。  

紀錄片的形式在經過多年的蛻變後,已經有許多新的創意與詮釋的新觀念。許多影展就是專為記錄片而辦的。本片獲獎無數,最令人注目的卻是 2002 年歐洲電影獎最佳記錄片獎。  

以藝術層面來看待,紀錄片有時比劇情片來的真實而誠懇,甚至有時還會夾雜一些導演個人的見解與看法,這種「後設」的表現手法使得記錄片顯得多元而豐富。  

「山村猶有讀書聲」是必須用寧靜與謙卑的心情來看待與欣賞的影片。如果期待好萊塢式的衝突,觀看後將會大失所望。但如果是用「微笑」去閱讀,最後的那個鏡頭將會令人動容落淚。  

更多精彩電影導讀請上網搜尋「黃英雄部落格」

序號 檔案下載 線上聆聽 下載狀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