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北市立圖書館─視障電子圖書館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A Scene At The Sea)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A Scene At The Sea)(目前無書封)
題名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A Scene At The Sea)
出版資訊
講授人:黃英雄老師
放映日期:2010/12/11

片長:100分鐘

日本 / 1991年出品 / 普遍級

導演:北野.武(Takeshi Kitano)
演員:真木.藏人(Kuroudo Maki)
   河原.薩布(Sabu Kawahara)

◎ 劇情簡介
阿茂是天生的聽覺障礙者,在一家清潔公司擔任收集垃圾的工作。有一天在海邊的路上看到一個斷一小截的滑板,阿茂把它撿回去,細心地用保麗龍修整補齊。  

阿茂的女朋友貴子也是聽障者。這一日阿茂興高采烈帶著貴子到海邊衝浪,但因技術欠佳,岸上許多好手發出嘲弄的聲音,但貴子依然充滿愛意的眼神望著阿茂,可惜上岸後滑板又斷裂了。  

阿茂決定存錢買個亮眼的滑板。原本有個老舊的便宜貨,但貴子搖頭不表贊同。最終在一家專賣滑板的店內買到一塊滑板,事實上老闆也覺得賣貴了,在漸漸發現阿茂鍥而不捨地鍛鍊後,主動地送他一件衝浪的緊身禦寒衣。阿茂似乎得到鼓勵,更加勤奮地練習,但也因為請假次數愈來愈多而受到上司的警告。好幾次都是同事去海邊把他架回來,於是阿茂只好穿著緊身衣隨車收垃圾。  

海邊一對去衝浪的男女,因女友常接近阿茂,使得貴子相當吃味,兩人感情世界有了摩擦,所幸阿茂到貴子家中向她道歉才化解。  

老闆知道有衝浪大賽,要阿茂去參加,阿茂和貴子興沖沖前往,但到黃昏結束了,阿茂依然沒上去比賽,老闆訊問原因才知道阿茂和貴子聽不到廣播,就算叫到他的名字,阿茂也不知道。老闆為此而責怪原先在岸上嘲弄阿茂的那群年輕人。回程時,老闆夫妻特別載阿茂與貴子回去,阿茂說不出感激,只能點滴在心頭。  

爾後在海邊練習時,老闆總會刻意地指出阿茂的缺點,也因為這樣,阿茂進步愈神速了。  

終於又有一次更大的比賽,這一回同事不忍掃他的興遂一肩扛起工作,讓阿茂去參加。第一輪的初賽,老闆告訴阿茂他晉級了,而最後的決賽是由一名叫千葉一幸的人得到,阿茂也得到了一個小獎杯。所有得獎的人都留下在海邊合照,而老闆娘特別為阿茂和貴子合拍一張。同事握著阿茂帶回的獎座都替他高興。  

但有一天阿茂又獨自到海邊衝浪,但這回再也沒回來,貴子傷痛地將兩人合照貼在衝浪板上,然後望著衝浪板飄向無邊的大海。  

◎ 賞析
相對於北野武作品給人的印象,本片不僅他本人未曾演出,也是最平實而無暴力的清新電影,有人形容本片是北野武所有作品最「乾淨」的,其實並不過分。  

精簡的台詞雖是呼應了男女主角聽障的無聲世界,但採取極端寫實的情境,幾乎搜尋不到「演戲」的因子,這種戲劇結構有時被稱為「反敘述結構」。正因為太過寫實,一些刻意的凝聚便被割捨與放棄。而對白的精簡,更需要導演用心的排列才能彰顯戲劇的意圖。  

海,是壯闊而渾厚的,站在海邊不必說話,卻能感受大海的吶喊。試著將耳朵摀住並站在海邊,波濤洶湧的大浪是否帶給你什麼訊息?是怒吼?還是價天震響的音頻?但會不會有另一種看法呢?對阿茂而言,「寧靜」是恰如其分的解釋的。「無聲」的世界其實包含更多的力量,這使得阿茂在發現那塊毀損的衝浪板後,立刻將心靈與大海緊密結合。  

以殘缺的衝浪板勇敢地踏出第一步,未來是令人難以預料的,但若無這份抉擇,阿茂永遠將活在「無聲」的世界。而在大海上,他感受著海浪逼壓而來的衝擊,然而在躍上滑板與強浪的挑戰,處處讓他「聽」到寧靜背後深沉的吶喊。  

踏上衝浪板,必須突破的當然不只是迎面而來的大浪,在駕馭著狂捲而來的浪濤時,阿茂必然強烈地感受到大海真正的生命力。這也是為什麼當他開始衝浪後便無法停下來。彷彿有一道魔咒逼催著他,也可以說從那一刻起,衝浪就變成阿茂生命的所有。  

然而阿茂與貴子卻展現了一段令人驚嘆的感情世界,顯然的,這個世界的周遭似乎將他們刻意遺漏了,阿茂拿衝浪板被司機拒絕上車後,貴子一時不知如何應對,她隨公車不斷地前行,直到一個站牌後急急下車,然後往回跑,直到遇上扛著衝浪板趕過來的阿茂,然後貴子再返身陪阿茂繼續前行,兩人心滿意足地併肩而行。唯有在彼此的身邊,這個世界便已俱足。令人感動的是,阿茂與貴子從不曾有過埋怨與不滿,也許「無聲」的世界反而讓他們更有機會去感受到一般人不容易感受到的吧?!  

導演在氛圍中安排了幾對有趣的人物,一名常跌倒的男友,其女友不時有意無意坐到阿茂身邊,這引發了貴子的誤會與嫉妒,最終阿茂到她家前道歉的戲,連一句台詞也沒有,卻讓人會心一笑。而另一對難兄難弟,他們從嘲弄衝浪,最終加入並參與比賽,雖然他們連報名都不曾報名,但與阿茂這一條線的併行,是強而有力的類比法。一群衝浪男女亦復如是,看似沒有交集,但都有在戲劇呈現上的功用。  

阿茂的同事看似粗鄙不堪,卻是性情中人,阿茂上班時間因為練習衝浪而脫節,但同事卻努力罩他,最後參加比賽時,更毫不猶豫一人扛下工作重責,最後阿茂帶回一個小獎座,同事沒說話,卻欣喜地把玩著。這是北野武最擅長處理的人物個性,複雜的情緒總會以一種事件或物品而重新整理詮釋,於是人性在瞬間便被炊蒸成簡單的會心一笑。  

阿茂最終消失在大海上,漂回岸上的只有那塊滑片,這是一種宿命嗎?北野武似乎不願意放置那麼沉重的議題,因為他想說的只有一對男女喜歡上衝浪,如此而已,一個最精簡的故事,卻讓人感受最為深刻,猶如以「沉默」來回答有時會是強力的辯解。  

阿茂的結局其實連一個「死」都很難契入,剩下的就只有現象了。是的!每個觀眾都參與了這段過程,從片頭至結局似乎什麼事都不曾發生,卻有一顆沉重的大石壓迫在心頭。對阿茂而言,這樣的結局也許是最恰當的,曾經在心靈世界開過的一扇門,那就是永恆之門,在尋得正確的認知後,阿茂絕對是義無反顧的。  

北野武在九二年以獨特的映像手法敘述了這麼一段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說是「故事」未免太過沉重,因為阿茂與貴子就像你我熟悉的鄰居小孩,他們不知何時長大了,也開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與見解;當然也有了自己的喜好與追求。於是他們付之行動,從跌跌撞撞中慢慢站起並釐清方向,至於後續反而是多餘的,畢竟一個人的生命過程會有更多的面向與變化的。  

台灣的許多導演在九○年代初期,受到北野武的影響甚大,某種角度而言,日本這名怪才的手法是相當令人耳目一新的,其後多少也影響了台灣的創作者。北野武的下一部影片「變奏曲」雖然又回復到他最擅長的黑社會寫實,但全景拉到琉球拍攝,一覽無際的海洋景觀,多少可看得出有這部影片的相同線索。  

本片的結構幾乎刪除了事件,對導演與編劇而言,這是相當大的挑戰。但北野武不疾不徐娓娓道來的手法,紮實地詮釋了映像的另一個空間,也成功地向世人証明北野武的與眾不同。  

海,永遠是海,但也因為有像阿茂這樣的人共同去參與海的共鳴,於是海就變得更出色了。每一年的夏天都永遠令人懷念,而大海其實永遠不是寧靜的。

更多精彩的電影導讀請上網搜尋「黃英雄部落格」

序號 檔案下載 線上聆聽 下載狀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