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北市立圖書館─視障電子圖書館

:::

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

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目前無書封)
題名
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
出版資訊

臺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用「心」看電影
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

講授人:黃英雄 老師
放映日期:2018 / 3 / 10 下午 2:00

片長:100 分鐘

英國 / 2016年 / 普遍級

導演:肯.洛區(Ken Loach)
主演:戴夫.瓊斯(Dave Johns)
   海莉.斯奎爾斯(Heyley Squires)

禮讚:贏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英國電影
   第42屆凱薩獎最佳外國片
   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最佳影片



◎ 劇情簡介
  布萊克已經五十九歲,他心臟有嚴重的問題,然而醫生開的處方卻讓他處處碰壁,始終在很多規定的名詞中打轉。
  布萊克要再工作卻也遇上困難,但也無法申請失業救濟金,就算可以也有許多規定,而布萊克正好處在中間,始終被拒絕於門外。
  在救助單位中,他遇上了一名單親的母親凱蒂,她帶著女兒黛西以及兒子狄倫,要申請救助,依然被拒於門外,布萊克出面帶她回去,這才發現她剛從倫敦搬到新的公寓,但公寓內甚至沒有繳錢而斷電。
  布萊克是一名出色的木匠,他立刻將可以立即改善的著手修理,但卻留了字條給凱蒂,要她無論如何要先去繳電費,否則沒暖氣如何過活?
  布萊克不會用電腦,雖然有人指點,但最終要完成填表作業時,電腦忽然當機了,旁人告知因公家電腦使用有規定的時間,超過自然會停止。
  布萊克不死心,也受了好心的公務員席拉的代勞,但席拉立刻受到上司的責備,因為她們認為若這樣幫忙,是違反行政規則。
  布萊克隔壁的一群年輕人,以布萊克的名義收到從中國寄來的包裹。原來那是一名在廣州的史丹李,他利用外國在廣州設的廠,然後分散寄到英國,而這些最新式的球鞋並非山寨版,但卻比店面的價格少了三分之一,布萊克的年齡實在搞不懂,年輕人為何會為一雙球鞋如此熱衷?而且肯為鞋子花上一大筆錢。
  凱蒂要去打工,布萊克便為她帶兩名小孩,凱蒂有一次在超商偷了些東西,但警衛不但放過她,並給她電話號碼,希望她能在極度困難時可以得到救助。原來這是一種一樓一鳳的流鶯集團,凱蒂為了生活不得不操此出賣身體的職業,最後被布萊克發現,這使得凱蒂相當尷尬。這期間他們也到食物銀行渡過難關。
  布萊克終於忍不住了,他在政府機關前噴字「我是布萊克」,這引起了更多人的喝采,最後有律師為他出面,但布萊克卻心臟病突發,死在洗手間。

◎ 劇情分析
曾經拍攝「吹動大麥的風」的名導演肯‧洛區席捲世界影壇,但被稱為「勞工電影」導演的肯‧洛區,其實作品深入工人的層面有更精彩的表現。
  「我是布萊克」在參加影展時,並不曾被專家看好,但最後在坎城影展「意外」獲得金棕櫚獎最佳影片時,掌聲也是此起彼落。但隨著影片四處傳播,所有國際媒體也開始以正面的態度來看待。
  五十九歲的年齡,似乎也是迷惑於知識數位化與傳統之間的掙扎。以電腦而言,英國人學起來似乎更容易得多,畢竟上面都是英文的說明與注釋,但布萊克卻也不曾從中討到便宜。要申請一張表格,必須自己在網站上下載列印,公務員是不會幫忙的。
  其實也並非不能幫忙,但上司會制止,他們認為,公務員要一視同仁地,面對所有的國人,年紀大而無法操作電腦的人,便任其自生自滅。其實很多事情,確實就算公務員不幫忙,但當事人似乎到最後也都能完成,也許透過家人或朋友,但其中的煎熬實在令人感傷。
  不只是電腦的問題,肯.洛區批判的是國家的體制,以及僵化的流程,和冷漠的人性。「台北物語」這部電影,其中有一段打電話給銀行的過程,回應對方的永遠是冷漠的機器聲,看似有許多人性化的選擇,其實每一個按鍵,都會使人落入迷宮,從而不知所措。而按到最後,要辦的事根本無法獲得答案,回應你的是一句很有禮貌的「謝謝你的來電」。
  肯.洛區直接批判了公務員固守崗位的僵化,他們依照文字記載的規章文字,以此當作守衛的城牆,若有些許不合制定的規則,自然不能越雷池一步。
  就一個體制而言,這是政府的責任,而堅守責任不正是公務員的職責?因此就這個層面而言,並沒有對或錯的問題;問題是過度堅守城堡,卻忽略了原本就弱勢的老少婦孺。也許從整體而言,政府的立意沒錯,否則勢必引來更多樂享其成的人。
  失業的人有失業救濟金,但必須要有尋找工作的證明,而願意給布萊克工作的都不是木匠,而他堅持自己是獨一無二出色的木匠。而另一種是請領生病而無法工作的救濟金,布萊克的心臟有問題,醫生對於他能不能工作並未做成決議,因此使得這方面的救濟金也無法請領。這也就是說,布萊克處在兩邊不討好的局面,就像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孩子。
  這似乎是很多藍領階層的人的噩夢,他們在極度困境的同時,卻無法及時獲得政府的補助,在台灣似乎有時也會有類似的情境。但台灣終究還有倫常之下的幫忙,若非是大奸大惡之人,相信一定有親人會多少補助。而在英國,這種來自家人資助的情形便少之又少。
  凱蒂連續跟過兩個男人,但這些男人卻最後都棄她而去,留下給她的是女兒與兒子。凱蒂必需養育兩個孩子,也需要較寬的公寓,否則過去那狹小的空間,使得兒子不會講話,也不曾展現笑容。
  但要住寬廣的公寓,卻也必須付出代價,她縮衣節食,將能吃的全給了兒女以及來幫忙的布萊克,自己只喝些水,最終卻因營養不良而昏倒了。
  在不得已的狀況下,凱蒂在大賣場買東西時,雖然有付款,但卻多拿了一些食品,警衛發現了,卻刻意讓她離去,這當然是欲擒故縱之法,因為留了電話給凱蒂,她在極度困難之際,一定會去找他的,而警衛卻介紹凱蒂去當應召女郎。為了生活,凱蒂下海了。
  這是肯‧洛區對社會提出第二種嚴厲的批判。是什麼緣由,讓一個女人如此走投無路?是什麼原因,讓凱蒂必須走這一條不歸路?是這個社會造成?或是真正是因社會體制所導致?
  凱蒂的事終究還是無法瞞過布萊克,他假裝嫖客而見到了凱蒂,凱蒂無地自容急急奔出,她不聽布萊克的勸告,因為如此,她不得不用憤怒來掩蓋自己的羞恥。
  英國這個國家有這類的情形,倒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但若在台灣,也許會有記者極盡所能地去挖掘,甚至最終會引發罷工抗議。
  台灣目前正在為年金改革作最後的爭議,許多參予抗爭的人,其實都有極高的退休俸,只是因為少了一些錢,但卻已引起極大的抗爭。若能知曉凱蒂與布萊克的情形,或許會讓事情更有一些退路吧?
  本片最終獲得坎城影展的肯定,這是因為肯‧洛區擅長營造金字塔底端的人物,而非金字塔尖端的人。底層的民眾是最踏實的,他們的生活跟每個人相似,一舉手一投足,都與每個人有關,也因為如此,這部電影就更能顯示出它的本質與宗旨,也更能達到肯‧洛區要批判的區塊。
  布萊克最終在政府大廈噴了漆:「我是人,應該被有尊嚴的對待,我是布萊克。」。
  這句話相當有力量,尤其出自一名受盡體制羞辱的人,這一點其實更值得台灣有更多的思索。

更多精彩的導讀分析請上網搜尋「黃英雄電影部落」


撰稿:黃英雄 老師

序號 檔案下載 線上聆聽 下載狀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