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姊姊的守護者 (My Sister's Keepe)
- 題名
- 姊姊的守護者 (My Sister's Keepe)
- 出版資訊
第六屆「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
臺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用「心」看電影 - 為視障朋友重塑電影
姊姊的守護者 (My Sister's Keepe)
講授人:黃英雄 老師
放映日期:2021 / 3 /13 上午 9:00
片長:109 分鐘
美國 / 2009年 / 普遍級
導演:尼克.凱薩維茲(Nick Cassavetes)
主演:卡麥蓉.狄亞(Cameron Diaz)
亞歷.鮑德溫(Alec Baldwin)
禮讚:全球 1,300萬讀者共同掬淚,美國文壇暢銷天后茱迪皮考特原著改編
一生必看的親情電影,奧斯卡金獎團隊深情打造
美國IMDB電影網站發燒討論:「光看預告片就會感動落淚的電影!」
◎ 劇情簡介
布萊恩與伊蓮結婚後生下凱特,但凱特有先天性血癌引發的各種疾病。夫妻倆聽從醫生的建議,再生了二女兒安娜。
安娜從小就成為罹患嚴重疾病姐姐的器官或血液捐贈者,包括臍帶、骨髓、血液等,來延續姐姐的生命。一直到十一歲時,安娜獲知自己必須捐贈自己的腎臟時,安娜便帶著自己儲存的幾佰美元,去找名律師坎貝爾亞歷山大, 準備提出抗辯。
亞歷山大常在電視上廣告,他打官司的勝算率是九十多的成功率,他的廣告詞幾乎人人都會朗朗上口,是一名家喻戶曉的人物。
區區幾百塊錢,如何請得起大律師?但亞歷山大對這小女孩感到好奇,為了一探究竟,於是他毅然決然承接了這個案子。
伊蓮接到傳票時相當震驚,雖然控告她的人是自己女兒,但身為律師的伊蓮也開始答辯,法官為此也舉辦公聽會,因為這在之前並不曾發生過。
女法官狄莎羅是一名相當開明的人,她接見亞歷山大與伊蓮,並接見了安娜,直接聽他們各自的陳述。
其實凱特在醫院中認識了一名男孩泰勒,他也是去作化療,臨走前泰勒要了她的電話,在萬分期待中,泰勒終於來電話了,兩人有了約會,同時也接過吻。
泰勒邀她參加醫院為病人舉辦的派對,並帶她至樓頂一處秘密之處,兩人終於發生關係。但從此就連絡不上泰勒,凱特心情受到極大的影響,脾氣變得暴躁,但最後在得知泰勒已經死亡後,凱特便頓時失去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她向安娜道歉,因為她也知道,她可以一直延續生命,其實都是安娜的協助。
然而母親伊蓮可不這麼想,她誓言一定要拯救凱特這個可憐的孩子。阿姨凱莉非常關心,也不知官司是否會贏?有時也勸姐姐伊蓮要放手。安娜的哥哥傑西曾畫一張凱特的特寫送給她,最終凱特已經失去繼續活下去的理由,但很懷念全家去蒙大拿旅遊之事。最終凱特辭世人間,而全家也每年都會去一趟蒙大拿,以紀念凱特……。
◎ 劇情分析
科學發達至今,生病之人可以換器官而得以痊癒,從而繼續生活,這是一件值得鼓舞之事。但除了某些器官,如心臟可以用人工製造外,其他器官也都必須依靠捐贈者才能移植,而就算心臟也不全然可以用人工心臟,現今依然是以移植為主。
在國外時有所聞,尤其較落後的國家,常有小孩被誘拐至國外,其最終結局是要取其器官,這是相當不人道的事,雖然只是在某些報導被提及,但空穴不來風,其真實性應該甚高,這一點是值得重視的。
但若是自家人為營救親人而捐出器官,這反而是值得鼓勵的。像前陣子某立委的父親因肝臟必須切除,這名立委的兄弟便捐出部份肝臟給父親,結果手術相當成功,一時蔚為美談。
正因為器官移植案例愈來愈多,遂也因此延展出許多的現象,甚至因而引發更多的法律與社會問題。「姐姐的守護者」是美國小說家茱迪.皮考特所創作的小說,其意旨在探討倫理與法律的問題。這部小說引發極多的討論,也翻譯成五十多種語言文字。幾年之後,再由電影改編為「姐姐的守護者」。
凱特的出生使得父母陷入焦躁之中,因為她的先天性疾病甚多,醫生的出發點是善意的,建議凱特的父母再生一名小孩,因為前面的兒子若無法體質相同,第三名一定能成為幫助凱特的救星。身為母親的伊蓮,遂暫停自己律師的業務,她要以母親的姿態,迎戰這一切困頓,於是又生了女兒安娜。
安娜從小便是凱特的義務捐贈者,舉凡臍帶、血液、骨髓等,因為年紀尚小,安娜無從反抗,但從親情的角度來看,伊蓮這位母親的出發點並無錯誤,她憐惜自己罹患疾病的女兒,卻忽略了逐漸長大的安娜,而安娜不也是她所生嗎?就親情倫理而論,至此都沒有值得探討的,一家人互助不正是天經地義?
但西方世界是個相當注重自我的國度,就算當今的台灣社會,也是有了極大的改變。安娜十一歲時,醫生告知她必須捐腎給凱特移植之時,安娜便立刻站在法律這一邊,看似天真無邪,但在法律面前,她又是顯得理直氣壯,於是一場爭議隨之展開。
安娜不希望少了一個腎,而無法像其他同齡的孩子一樣。她也要和其他同學一起去滑水、游泳甚至滑雪,少了一顆腎會使她力不從心,於是她的人生便有了缺陷,更何況這一切都沒有經過她的同意。
伊蓮的認知是屬於倫常觀念,同樣都是自己的女兒,當凱特有難時,唯一符合而不會排斥的只有安娜,為何安娜寧願見死不救?甚至花錢去請了一位名律師,伊蓮並不妥協,於是雙方開始對簿公堂。
名律師亞歷山大打贏官司的機率是百分之九十一,也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而安娜只有幾百元,卻提起勇氣去請這位名律師。但這個案例是相當罕見而有趣的,於是不計代價的亞歷山大,果然開始替安娜控告伊蓮,伊蓮雖然錯愕,卻也不得不轉而以律師的身份,為自己這個家庭主婦辯解。
其實亞歷山大自己也有癲癇症,但他不為人知,只是隨身帶一隻狗,只要這隻狗開始躁動,便是亞歷山大癲癇發作的時候。這也是亞歷山大對於先天性疾病引發的人倫問題有了興趣,遂毅然接下這個案子的原因。
女法官狄莎羅是一名相當睿智的人,她不但傾聽兩造的回應,也獨自聽取安娜自己的詮釋,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但凡事不外乎天理、國法、人情,是非公道必須理出一番正理。
凱特本身的生理與心理變化,也成了兩方爭執的重要轉折。長期受病魔折磨,不免讓她思考人存在的本質與意義何在?上天在此時,安排了泰勒出現在她的生命之中。泰勒是在醫院與凱特認識的,兩人都在作化療,或許是同病相憐,兩人感情進展神速,在醫院為他們辦的派對中,兩人有了親密的關係,但從此之後泰勒便失去了蹤影。
凱特原本以為自己遇上了負心漢,但後來才知泰勒已經亡故。這件事使得凱特對人生的看法,有了極大的轉變,因為如果將人生濃縮,她不也是與一般人一樣,該有的她都已經擁有,那她又有什麼遺憾呢?
猶如蜉蝣一般,朝日生夕暮死,但一日徘徊,一日縱慾,豈不是人一生當中的寫照?在官司未了結之前,凱特就病故了,她的死表現的很勇敢,也是另一種生命精彩的示現。
在法律上,亞歷山大打勝了這場官司,雖然凱特已經不在,似乎也失去了意義,但這項判決卻是法律戰勝了人倫,獨立自主的人格權依然受到保障,這應該是西方許多文化的立國精神,在在都會影響當今世上每個人的人文思想。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人生在世,有許多價值觀面臨時代巨輪的挑戰,某些思想會在某些時刻改變,有時要做抉擇是一件相當困難之事,但卻不得不去做選擇,而在選擇中,便會理出一些新的文化精神,這也許就是一種進步吧?!
更多精彩的導讀分析請上網搜尋「黃英雄電影部落」
撰稿:黃英雄 老師
序號 | 檔案下載 | 線上聆聽 | 下載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