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北市立圖書館─視障電子圖書館

:::

薩特闊(Sadko)

薩特闊(Sadko)(目前無書封)
題名
薩特闊(Sadko)
出版資訊

第六屆「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
臺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用「心」看電影 - 為視障朋友重塑電影
薩特闊(Sadko)

講授人:黃英雄 老師
放映日期:2023 / 2 / 11 上午 9:00

片長: 90 分鐘

蘇聯 / 1952年 / 普遍級

導演:亞歷山大.普圖什科(Aleksandr Ptushko)
主演:謝爾蓋.斯托里亞洛夫(Sergei Stolyarov)
 阿拉拉.里奧諾娃(Alla Larionova)

禮讚:威尼斯電影節(1953;第18屆)
獲獎:銀獅獎-最佳影片 Aleksandr Ptushko
提名:金獅獎 Aleksandr Ptushko

譯自英文-薩德科(Sadko)是一部1953年的蘇聯奇幻冒險電影...

◎ 劇情簡介
薩德科是一名音樂遊唱詩人,隨身總攜帶一把古斯里琴。這一日,他又回到出生的地方諾夫戈羅德。而在之前,他曾看見一名挑水的女郎柳巴娃,薩德科一眼就愛上了她,柳巴娃不願告訴他住在那兒,她只表示如果真的有心追求,一定就能找到她。
薩德科在城內發現,少數富有的人如李莫羅拉及奧梅利揚達,他們把持大量的物資與財富,導致大量的人生活在窮困中。於是薩德科決定造船到海外去尋找財富,以便回來造福這座城市的所有人。
但卻沒有人對薩德科的提議有興趣,他沮喪地在伊爾緬湖的湖畔彈唱感傷,但卻感動了海王的女兒,這位公主被他的歌聲吸引而愛上他,公主也知道薩德科目前心中的企求,於是答應明天一早會給他帶來「黃金魚」,但到時必須要娶她為妻。
薩德科於是與有錢人打賭,第二天他能抓到傳說的黃金魚,若能抓到,富人必須釋放他們的財富與大家分享,若抓不到黃金魚,薩德科願奉上他的人頭。
第二天清晨,所有的人聚在碼頭,看看薩德科能否抓到黃金魚,從早一直抓到快接近黃昏,在公主的幫忙下,終於抓到三隻黃金魚。富翁不得不遵守諾言,釋出大量物資,但也只是跟薩德科的人分享,根本無法造福所有的窮人。
薩德科在受到指點後,立即有了新的想法,於是他斥資造三艘大船,並招募一群勇士隨他出海。第一個應徵的是小黑孩伊萬什卡,另外有庫茲馬、維什塔及會變魔術的特黑芬。於是薩德科告別柳巴娃,並答應為所有的人帶回快樂。
第一站似乎遇上了強悍的海盜,在激戰後,薩德科得到對方國王的座騎一匹白馬,並在印度國度欲以白馬換回黃金鳥,沒想到黃金鳥一唱歌,眾人陷入昏迷,幸薩德科以琴聲抵抗而打敗對方,最後薩德科也到了埃及,但他卻顯得悶悶不樂。終於遇上海王來索討黃金魚,薩德科自己投海平息大浪,而在公主幫助下,三艘大船才能回到自己的城市,而薩德科領悟最快樂的地方,不在別的地方,而正是自己生長的城市。

◎ 劇情分析
「薩特闊」是有關一座古城「諾夫果羅德」的傳奇人物,也是早期蘇聯十九世紀的歌劇創作者其中的一部作品。尼古拉.安德烈耶維奇.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生於一八四四年,在一九0八年逝世。他的作品有「五月之夜」、「雪姑娘」、「金雞」及「薩特闊」。
尼古拉的作品幾乎以中世紀的敘述詩來呈現他的作品,因時代的關係,多少有一種批富揚窮的基調,也相當符合列寧當時的共產思想。
「薩特闊」從歌劇改為電影,雖然是一九五二年的作品,但似乎也只有共產制度下,才能拍出如此富麗堂皇的史詩鉅作,就好比當年好萊塢拍攝「賓漢」一樣。
那個冷戰時期的蘇聯,雖然也出現像塔可夫斯基這樣的天才導演,但又是這部作品之後的事了。諾夫果羅德這個地方如果沒有猜錯,應該是現在烏克蘭的基輔。當時的蘇聯版圖相當大,但因冷戰而東西壁壘分明,直到六0年代才開始與美國展開「文化交流」。
當時美國為了展現國力,派出NBA的籃球員,到蘇聯將他們的國家隊打得落花流水。反觀蘇聯卻派出他們的芭蕾舞團演出「天鵝湖」,美國人大開眼界,才知道芭蕾舞可以訓練到這麼整齊劃一。這其中當然也引發蘇聯的第一男芭蕾舞星投奔自由,後來當上紐約舞團的藝術總監。
蘇聯還派出另一部電影「士兵之歌」,這部電影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六0年代十部最出色的電影。我國的情報單位其實也開始研究這部「士兵之歌」,後來將這部影片界定為蘇聯的「宣傳電影」。甚至有人(忘了作者)在雜誌提出見解,但當時我們始終無法窺見影片的內涵。
在九0年代開始有VCD時,我的恩師貢敏老師曾提及蘇聯拍攝的「戰地春夢」是如何的場面壯闊,後來在其他管道終於拿到一共五集的「戰地春夢」,場面固然壯闊,但總是有一股令人窒悶的氣息,也許當時習慣了好萊塢的拍攝手法,但對於蘇聯能夠有那麼大的資源來拍攝一部影片,倒也十分欽佩。
中影以前也常常借助國軍的力量,甚至李翰祥的國聯在台灣拍攝「西施」,都是藉用國軍的助陣才能完成,也許那個沒有3D動畫輔助的時代,龐大的人力資源總是拍片重要的元素之一。
「薩特闊」一共有五場相當壯觀的場景,分別呈現諾夫果羅德,還有應該是挪威的國度,再接著是印度與龍宮的場景,雖然近乎是神話的呈現,但卻也表現了歐洲中古世紀那個年代的情境。
薩德科(薩特闊)是一名遊唱詩人,他回到家鄉,發現幾個有錢人掌握了全城的經濟,其他人卻陷入貧困之中,於是他激起正義的怒吼,希望能夠為窮人帶來幸福與歡樂(自由)。因為原作以歌劇表現,故所有戲劇中應該有的情境幾乎付之闕如。
薩德科一名流浪的唱遊詩人,他憑什麼去顛覆富人的世界?早期的思想通常會藉助神力,薩德科也是,他憑著傷感的吟唱感動了海王的女兒,然後就因此而愛上了薩德科。
以現在社會的價值觀,這樣的愛情似乎太輕浮;而薩德科在遇上挑水的柳巴娃,也是如出一轍,因為一見面便深深愛上了這位女郎。而全劇中似乎也來不及處理兩人的感情,這幾乎是很多歌劇在濃縮情節時所犯的毛病,雖然在改編為電影之際,應該以電影的角度來呈現這些細微的感情映象世界。但那個時代,台灣究竟在拍攝那些東西呢?
以台語片而言,我另一位恩師李泉溪導演,他專與台灣的歌仔戲團合作,以他們曾演過的戲如:「羅通掃北」、「羅通大鬧花燈」、「五虎平西」等,一共拍了一百多部這樣的影片,而且在戲院內還相當賣座。差不多同期的「薩特闊」不免讓我們覺得汗顏。
但這也不能怪任何人,因為蘇聯當時是以全國資金來拍攝,台灣的電影也正起步,能有電影呈現,在當時應該也是功德無量。
在那個年代,所有場景都是人工搭景,這也在當時而言,美工人員是何其重要,我們現今觀看那個時代的影片,會發現有許多刻意的斧工,但這也顯現蘇聯時期,他們自己有一套的電影美學觀點。
在戲劇的表演中,蘇聯出了一名史坦尼史塔夫斯基的表演大師,他的六本有關表演體系的著作,是戲劇系學生心儀的著作。但這也在九0年代兩岸開始交流後,我才託人從中國買回,只可惜那時已經離學校很久了。聽說史坦尼史塔夫斯基曾經向梅蘭芳請益過表演的很多心法,但現在已經很少人去研究了。
「薩」片中的觀賞是另類的觀賞經驗,我們感受了一九五二年時代的一種呈現,也帶給我們完全不一樣的感受,這也應該感謝電腦的功能,經過修復之後的影片,得以重現那個世代的精神,其中有許多我們至今還難以作到的,也有我們可以超越他們的,總之這一切的重現是相當令人矛盾的,但若能從中細觀,也不難發現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更多精彩的導讀分析請上網搜尋 「黃英雄電影部落」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


撰稿:黃英雄 老師

序號 檔案下載 線上聆聽 下載狀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