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北市立圖書館─視障電子圖書館

:::

旱地英雄(Taras Bulba)

旱地英雄(Taras Bulba)(目前無書封)
題名
旱地英雄(Taras Bulba)
出版資訊

「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劃」
臺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用「心」看電影 - 為視障朋友重塑電影
旱地英雄(Taras Bulba)

講授人:饒淑珍 老師
放映日期:2012 / 12 / 29 下午 2:00

片長:122分鐘

美國 / 1962年 / 普通級

導演:李.湯姆森(Lee Thompson)
主演:尤.伯連納(Yul Brynner)
   湯尼.寇蒂斯(Tony Curtis)
   克莉絲汀.考芙曼(Christine Kaufmann)

禮讚:第36届奥斯卡金像獎(1963)最佳配樂(提名) 
1962年度作品 (香港片名:烽火霸王)

◎ 劇情簡介
  在十六世紀的黑暗時期,日益壯大的土耳其向西擴大勢力,逐漸威脅到波蘭。同屬基督信仰、梟勇善戰的哥薩克人助波蘭擊退土耳其軍隊,波蘭卻以君王之姿及擁有新銳大炮之勢,收納西伯利亞的哥薩克聯邦屬地,基輔,並欲連帶收編哥薩克人為其精銳部隊。
  由沙那波瓦領軍的哥薩克人不甘受騙與領土被侵佔之辱,暫居他處,期待收回領地的一天。沙那伯瓦將所有恢復國土的希望投注在所生的大兒子安德烈身上,從安德烈幼年時即教他使用刀槍、打鬥、馬術等技能.當兩個兒子成年後,沙那伯瓦將他們送進波蘭人佔領的基輔城內天主教神學院唸書,期盼習得波蘭人的知識,更瞭解波蘭人而能知己知彼以獲日後之勝利.來到城裏的兩兄弟,受到學校學生的欺凌,也認知到波蘭人僅將哥薩克人視為附屬的不平等地位。
  在一次街上的邂逅下,安德烈愛上總督的女兒卡莎亞,兩人的戀情被卡莎亞當將軍的哥哥發現,而遭受阻撓,甚至威脅到安德烈的性命。兩兄弟在抵抗之中,弟弟不慎殺死了卡莎亞的哥哥,兩人只好逃回家鄉。
  迎回兩個兒子的沙那伯瓦,見收回失地的時機已漸成熟,便於不久之後揮軍前往基輔城。沒有哥薩克人做後盾的波蘭軍隊,戰力根本無法匹敵,很快地,波軍便退回城內關上城門.由於所有種植的糧食作物及飼養的牛隻牲畜,都是在外面的城廓,於是沙那伯瓦決定不攻打進城,而是駐守城外,一旦城內的波軍糧食用盡,便可輕取失土。
  果然不久,城內便出現喪鐘聲響,從發出的陣陣煙霧,沙那伯瓦判斷城裏正在鬧瘟疫.一聽說瘟疫,安德烈馬上擔憂起城裏的卡莎亞,於是他利用已經饑餓許久的波軍,偷偷趕著兩隻牛接近城門,趁著波軍要誘補牛隻時,潛入城裏去會見卡莎亞.兩人很快就被發現,而卡莎亞更是以通敵罪被處火刑。安德烈為救卡莎亞,以協助波軍獲取牛隻為條件換得卡沙亞的生命。
  沙那伯瓦見城內有軍隊出來,便令大家進入備戰狀態,而當他發現敵軍出城的主要目標是牛羣後,便趕往牛欄圈養處。在牛羣當中,沙那見到了穿著波蘭軍服的安德烈,驚愕痛心不已的沙那,親手用短槍殺了這個自己一手調教出來的戰鬥精英好手.基輔城被攻下後,一切恢復平靜,從城裏趕著出來的卡莎亞,在死傷者中找到了安德烈的屍體,安德烈的弟弟要將哥哥的屍體帶回去埋葬,原本已準備要帶領族人回去的沙那,看著哀傷的卡莎亞,而有了新的決定,他表示基輔如今已是哥薩克的領土,哥薩克人將要在此長居,安德烈當然要長眠於此。

◎ 劇情分析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鋼鐵硬漢一踫到愛情便化為溫柔如水的多情人,一如天仙美人可以傾城更能傾國;這個道理,與妻子十分恩愛的沙那伯瓦怎會不懂,問題就在所愛非人,安德烈愛的是被哥薩克人,尤其是被安德烈父子視為仇敵的波蘭人。羅蜜歐與茱麗葉的阻力是貴族間的世仇,而安德烈與卡莎亞的阻力卻是國仇與家恨.偏偏愛情就是有這種無堅不摧的魔力,把仇恨在瞬間就消弭殆盡。  
  從兩人的對話,卡莎亞:「我是波蘭人。」安德烈:「妳是一個女人, 我所愛的女人。」卡莎亞:「別因我而跟你的族人對立。」安德烈:「妳就是我的族人,我的國家,我的愛.」幾句對話,就讓愛情打破了族羣的藩籬,進入到更大的格局。
  從劇中,安德烈兄弟俩在第一次要進校門時,被擋在門外難刁,弟弟快要翻臉而被哥哥拉住,反以笑臉忍了下來,以及卡莎亞的哥哥要對安德烈動粗時,安德烈都是以防守為主,反而是弟弟較具好勇衝動個性,相較之下,安德烈似乎較能顧全大局,以另一個角度看,即是優柔的一面,或許因此而較易為愛情所征服吧!
  沙那伯瓦從安德烈五歲就開始教他用刀用槍,在嬉鬧中一路教他所有的戰術、馬術以及所有技能,父子情深,彼此間的互動親如手足,沙那對大兒子的期望之深,以及那種虎父無犬子的喜悅,可見到他將整個復國大計都放在這個兒子的身上。但是當他看到自己摯愛的兒子,穿著敵人的軍服,那種衝擊足可以毁掉他這二十多年的苦心栽培,那種痛苦只能親手用槍射殺自己的摯愛才能平衡。虔誠信仰東正教的沙那,在殺死愛子之前說出了舊約時代,如天主雷霆萬鈞般的話語:"I gave you life, I will take it", 我給了你生命,我要將它收回。而這也牽涉到一個信念的問題;過去的時代中,父就是天,父的誡命就是天命,所謂天命難違,你違了父命就等於違了天命,違了天命,就得用你的人命來做補贖。「我給了你生命,我要將它收回」的信念,就如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的水,當給予有形生命、可以載舟覆舟的父親,輸給了給予無形生命,同樣可以載舟覆舟的愛情時,唯一能做的就是收回他給予的有形生命,唯獨收不回的是那無形卻永不消滅的愛情。
  這部改編自倪可萊高格(Nicolai Gogol)根據民間傳奇寫成浪漫歷史小說的電影,是以作者1942年更新版(原版1935年)製作,故事背景是十六世紀中葉到十七世紀初時西伯利亞信奉東正教的烏克蘭哥薩克人,收回被信奉天主教的波蘭所佔領的南部疆域;是一部浪漫國家主義的電影。劇中主角由蘇聯人尤伯連納擔任,正是恰如其分.他劇中的造型以及那顆光頭,與國王與我的樣子足可相互暉映.在那個年代的那顆光頭,拿到現在來,實在是十足的型男,或許近年歐洲流行的蛋頭族是受他的影響。
  沙那伯瓦的故事早在默片時期,1909年就在俄國被拍成電影,1921年烏克蘭劇作家編寫為歌劇,到了1935年由蘇聯人導演的德文版,1936年英國拍攝的電影,片名為「孼子」。2008年俄羅斯文化部出資,由國家電視台重拍這部片,演員陣容横跨烏克蘭、俄羅斯及波蘭,拍攝地點就在烏克蘭當地,不像這部由美國人拍的片子,受限於當時冷戰時期無法入境,而選擇在阿根廷境內拍攝。2010年印度也依戰國群雄這部書拍成電影。這部電影會被拍成那麼多版本加以傳頌,其受矚目的原因,可能也就在於故事結局的衝擊夠大,大到它打破了「虎父不食子」的說法。

更多精彩的電影導讀請上網搜尋「黃英雄電影部落」


撰稿:饒淑珍 老師

序號 檔案下載 線上聆聽 下載狀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