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北市立圖書館─視障電子圖書館

:::

慾望寶萊塢(My Faraway Bride)

慾望寶萊塢(My Faraway Bride)(目前無書封)
題名
慾望寶萊塢(My Faraway Bride)
出版資訊

第六屆「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
臺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用「心」看電影 - 為視障朋友重塑電影
慾望寶萊塢(My Faraway Bride)

※影片公播版由陳以玉小姐贊助

講授人:黃英雄老師
放映日期:2013 / 4 / 20 上午 9:00

片長:92分鐘

印度 / 2008年 / 保護級


導演:拉吉.馬龍尤拉尼(Rajeeu Manoj Uirani)
演員:傑森.路易斯(Jason Lewis)
   卡絲.蜜拉(Kashmera Shah)

◎ 劇情簡介
  原本是帆船好手的艾利克轉行當了報導作家。這一日他在洛杉磯的海邊遇上了從印度來渡假的女子蕾娜,兩人在四天的相處中感情突飛猛進,但就在這關鍵時刻,蕾娜突然爽約失蹤了。
  只憑著蕾娜曾透露她住在孟買的塔庫拉村,艾利克毅然決然搭飛機到孟買,在機場認識了計程車司機普西德,兩人到了塔庫拉後才發現這根本是海底撈針的舉動,正感無助之際,艾利克突然看見一塊大看板上正是蕾娜的廣告,這才知道蕾娜是寶萊塢最紅的明星。
  經過普西德的努力,終於找到了蕾娜拍片的片廠,卻不得其門而入,於是應徵臨時演 員,這才讓艾利克見到了蕾娜。蕾娜很驚訝也很高興,遂要搭檔的好友巴比暫時收容艾利克。艾利克很快就知道蕾娜最近即將和王牌製片席卡結婚;雖然有些失望,但不放棄此行的目的。在酒吧無意中見到蕾娜與席卡,巴比介紹艾利克要來採訪寶萊塢的製片過程,席卡雖然答應,但對艾利克也有諸多提防。
  倒是巴比發現助理排舞的女孩是他以前家鄉的女友奏圖,如今改名為艾莉莎,但艾莉莎不承認。巴比一直找機會向她懺悔,因為當年來都市打天下,他答應成功後會回鄉接她,但巴比食言了。
  藉著家裡的宴會,蕾娜讓巴比帶艾利克來參加,這讓蕾娜的母親發現女兒與艾利克的眉來眼去。艾利克獨自到蕾娜的房間,兩人感情激盪的時刻,席卡突然來敲門,艾利克急急躲至陽台上;但趕走席卡後,母親又直接開門而入,艾利克快步躲在門後,這之後艾利克決定找其母明確表示他愛其女兒的真情,但卻為其母所拒。席卡打電話到美國確認艾利克的身份,這使得蕾娜不得不向艾利克直言,請他立刻回美國。
  艾利克傷心地到了機場,普西德急急回去載蕾娜,此時一名舞者將她與席卡作愛的光碟交給巴比,於是巴比要蕾娜找回艾利克,而巴比也在此時聽從蕾娜的建議,讓艾莉莎替補蕾娜的地位。蕾娜終於與艾利克結婚,而席卡把柄在人家手上,只能放棄蕾娜。

◎ 賞析
  所謂的「寶萊塢」其實是印度電影模仿好萊塢電影的手法卻以印度獨特的文化與語言音樂所築構完成的作品。因此其影片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音樂與舞蹈,在每部影片中都會有至少一場的歌舞場面。這一點是相當有趣的。因為印度觀眾喜歡物超所值的東西,既然花錢買票,精彩的情節是一種必然,若加上歌舞場面則更令人過癮。因此影片中的表演者就被稱為「Paisa Vasool」,意思即是「錢的價值」。
  寶萊塢的影片結構其實大都千篇一律,以台灣觀眾的水平而言,這些影片的情節顯得太過老套。雖然公式化的表現讓國外觀眾不以為然,但在印度卻大賣其錢。事實上好萊塢的影片一直在印度的賣座始終不及寶萊塢的影片,也許這也只能歸咎於環境文化所使然。
  除了通俗的情節之外,以音樂及舞蹈來呈現男女的三角甚至多角關係,甚至淪落風塵的善良女子、父母的不諒解以及被命運分開的親人戲劇性的命運轉折,都是寶萊塢電影取財的角度;但不管情境如何,大部份的結尾都是喜劇來呈現。或許是為了讓觀眾能脫離貧窮的幻夢,喜劇的安撫力量將帶來心靈的喜悅與安定力量,這讓寶萊塢的影片流於一種固定形式,但卻是一種穩賺不賠的電影投資,這與台灣的電影市場有極大的差異性。
  「慾望寶萊塢」似乎也不脫離這個模式,只是這回女主角戀愛的對象是美國人。一見鍾情是重要的元素,艾利克與蕾娜在海灘邊邂逅,卻以四天相處的時光來投注自己的一生,這應該是現代年輕人不太敢嘗試的作為;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驚為天人」才能讓戲劇的情節更加飽和而完整,也才具備了遠渡重洋追索愛情的動力。縱然離現代思維較遠,但這份男女浪漫情懷卻是很讓人感動五內的。
  普西德這名司機的角色似乎很眼熟,他幾乎在影片中一直演司機,也難怪他在片尾會揶揄自己。這種丑角基本上是為了襯托主角而存在,以喜劇誇張的手法演出雖顯得老套,卻也能在全劇中穿針引線。最後送艾利克到機場後,又主動回去載蕾娜,而蕾娜也「正好」在會場外,於是就這樣「巧合」地被帶到機場了。
  「巧合」是戲劇學上最方便的手法,也是寶萊塢電影中極為重要的元素。缺乏這些巧合,這些電影便會分崩離析。像巴比「巧遇」艾莉莎一樣,兩人過去在老家感情何等甜蜜,卻必須藉著「巧遇」而帶出兩人的過去,這些情感糾葛也間接點出人性的自私與卑劣,但最終在真愛的感召中,這些灰黑層面都將獲得平反。
  席卡的反派角色相當典型,動不動就想讓人「消失」,卻是印度最紅最有權勢的製片。所謂正反角色的區分過分分明,這種方式較不易讓觀眾有思考的機會。現代電影中角色的塑造基本上都是灰色的,亦即在好人中也有其卑劣自私的心性,壞人中也必然有著善意。
  蕾娜的母親較屬於現代的觀點,她年輕時也相信愛情,但男友的家長讓她品嚐失落的孤寂,於是轉而以現實的目光來對待,但這必須犧牲女兒的幸福。問題是,什麼才是幸福?嫁給席卡就不會幸福?嫁給艾利克是否就會真的很幸福?
  影片追索的主旨是在角色的自我抉擇。意即透過自己的選擇即是幸福的保證。許多的文本創作始終也堅持這樣的認知與看法,但這樣的認定點應該放置何處才能顯示它的真確性?艾利克是影片中主觀認定的角色,他以什麼樣的特質吸引蕾娜似乎欠缺了些許理由。
  印度片與中國古代的愛情觀是有許多相仿之處。傳統戲曲中的書生大部份是趕考赴京而落難他鄉,然後受到富家小姐的青睞,於是資助他成行。這種戲劇原型一再地吸引窮困的觀眾,因為這種「想當然耳」的情節正好能撫慰窮困而渴望瓦片翻身的心靈。中國古代如此,現代貧困的印度亦然,因此艾利克這名主角的戲被勾勒得軟弱無力也就是一種必然的格局了。
  艾利克主動前往印度算得上是一種較積極的態度,到了孟買後再一次的自主行為即是向蕾娜的母親表達他愛蕾娜的態度,但女人強烈的主導性格很快將艾利克比了下去,他幾乎不曾抗辯便宣告投降,再加上蕾娜承受不了太多的壓力而要艾利克離去,於是艾利克便沮喪地潰散下來,幾乎不費一顆子彈就讓艾利克撤兵了。
  巴比與艾莉莎這條線反而較為鮮明,也間接地透發現代年輕人急欲往上爬的忐忑心態。在突然擁有許多過去不曾有過的東西之後,心境開始有了變化。承認過去是否真的會喪失現有的一切?這是巴比的惶恐與不安,但當他見到艾莉莎已經成為排練舞蹈的助理時,反而一再地向她是好,這段過程似乎也欠缺了一些轉折,亦即巴比心中情境的轉變與省思。
  然而缺乏檢討與反省是寶萊塢影片中的缺失,但在不同的角度中卻也是它的優點。為了整合在喜劇的音樂歌舞劇中,某些較細膩的情節是可以被刻意忽略的。
  按照自己的國情與文化創造出屬於自己國度的電影,寶萊塢確實做到這一點,而這也正是可以提供國內影片製片一個極佳的參考面向。

更多精彩的導讀分析請上網搜尋「黃英雄電影部落」


撰稿:黃英雄老師

序號 檔案下載 線上聆聽 下載狀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