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北市立圖書館─視障電子圖書館

:::

我會好起來(Don't Worry, I'm Fine)

我會好起來(Don't Worry, I'm Fine)(目前無書封)
題名
我會好起來(Don't Worry, I'm Fine)
出版資訊

第六屆「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
臺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用「心」看電影 - 為視障朋友重塑電影
我會好起來(Don't Worry, I'm Fine)

※影片公播版由文化部贊助

講授人:黃英雄老師
放映日期:2013 / 9 / 14 上午 9:00

片長:92 分鐘

法國 / 2011年 / 輔導級

導演:菲利普.里歐雷德(Philippe Lioret)
主演:梅蘭妮.勞倫斯(Melanle Laurent)
裘藍.鮑斯樂(Jullen Bolsseller)

得獎:法國凱薩獎最佳男配角
   法國凱薩獎最佳新進女演員
   法國盧米埃影展最佳新進男演員
   法國盧米埃影展最佳新進女演員獎



◎ 劇情簡介
  莉莉(原名艾莉絲)去西班牙旅遊回來時,在機場為父母介紹了兩位朋友湯瑪士與蕾亞。湯瑪士在氣象公司上班,蕾亞則是一名唸博士班的黑人。
  莉莉回到家後發現氣氛似乎不對,因為她孿生弟弟洛伊克不見了,父母一致表示因父親要他整理房間,洛伊克不悅而與父親起爭執,第二天就離家出走了。莉莉打電話給洛伊克,但始終未獲回音。她在房間內檢視才發現少了一把木吉他。
  莉莉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心情愈加哀傷沉重,她不吃不喝,終於在學校昏倒了。父母請來醫生為她治療,醫生希望她一定要吃東西,但醫生剛走,莉莉又起身跌倒了,這回還跌傷了頸部。
  父母不得已只好送她去醫院,醫院對厭食者均採禁閉的方式,也暫時保管他們的物品。莉莉利用夜晚偷打蕾亞的手機,蕾亞與湯瑪士偷偷潛入醫院,原本已救出莉莉,但莉莉堅持要帶走手機,湯瑪士回去撬開抽屜時竟被發現而功敗垂成。
  在莉莉被綁起來打點滴時,父母突然帶來一封洛伊克從外地寄來的信,莉莉相信弟弟尚在人間,於是就恢復進食,而不久就出院了。
  莉莉暫時不回學校,她在大賣場打工當收銀員,而蕾亞也在這兒打工,甚至沒多久莉莉也在湯瑪士的介紹下,獨自在同一公寓中租了房子。
  莉莉很少跟其他人來往,跨年夜時莉莉隨蕾亞與湯瑪士去參加派對,而原本同居的湯瑪士似乎與蕾亞的感情有了變化。
  莉莉決定從最近寄來的信的地址去尋找洛伊克,雖然在一家旅館找到一名叫泰利爾姓氏,也帶了藍色提包的人,但卻一大早就離開了。
  莉莉終於接納了湯瑪士,原本要去克勒茲玩,卻與湯瑪士去了聖奧賓,而在這兒她發現父親也來這兒投寄了一封信。莉莉終於了解父親假冒弟弟筆跡,為的是讓她保有一絲希望而不會傷心,而當她在父親座車後面發現弟弟藍色袋子以及木吉他時,她就知道自己應該勇敢地活下去…。

◎ 劇情分析
  本片以懸疑甚至加上一點推理的節,敘述了一個家庭如何面對生命中最大的困頓,而共同迎向未來的詮釋。或許莉莉與弟弟是孿生,彼此的感情特別濃厚,父母似乎也了解到這一點,他們一定經過慎重的討論,最後才決定不讓莉莉知道弟弟是攀岩時摔傷致死。
  事實上這部影片並未在父母親這個層面作挖掘,因為編導切入的角度不同,其敘述的意旨完全在莉莉身上,但只是莉莉單方面的煎熬與思念,似乎尚嫌單薄,雖然這也能提供了另一種調性,但就戲劇而言,就因此而欠缺了一些張力。
  莉莉在極度思念弟弟甚至擔心他的安危後,便不思茶飯,也就是罹患了厭食症。這些情節也都是由單線進行的,因此也就欠缺了一些戲劇衝突。而情節的轉折則來自弟弟突然從外地寄來了一封信,信中敘述了他四處流浪的窘境,同時也憤怒地批判父親。
  顯然這些信的策略是成功的,不但讓莉莉恢復進食,也開始企望弟弟在厭倦流浪後,有朝一日必定會歸來。但這兒有段互相對比的情節;湯瑪士曾有幾次回家探視自己父母,也遇上自己不學無術不時在外浪蕩的弟弟馬修。馬修三不五時會往外跑,但最終一定會回家,而洛伊克從來不曾離過家,但卻能一座城市流浪至另外一座城市。湯瑪士心中的懷疑與比較是戲劇的伏筆,直到最後在墳場上見到洛伊克的墳墓,這時才有恍然大悟的震驚。
  當他去泰利爾家中拜訪時,立刻拋出這個疑問,而泰利爾夫妻這才坦承兒子攀岩死亡,但卻希望湯瑪士能夠保守秘密。其實也在同時,莉莉在父親汽車後面發現了弟弟的藍色提包與吉他。她在剎那間立刻明白一切,而此刻也是莉莉經過一番試煉之後,思緒與情感已經能承載這番苦難,也就是她在面對人生最嚴苛的苦難之際,她似乎都已經知道隱藏在背後的真相了。
  結尾時,湯瑪士說有話要對她說;而莉莉也表示有話要對他說,結果兩人心照不宣地說出:「我愛你!」看似最簡單的台詞,卻是意涵最深刻的對白。
  「我會好起來」這部影片其實跟「讓愛飛翔」這部法國片有異曲同工之妙。女導演貝托‧恰麗描述喬治亞一名醫學院來不及畢業的學生,因為喬治亞獨立遂被俄羅斯趕回,不得已歐塔偷渡到法國當建築工地的工人,每個月還能寄些錢給將近九十歲的老母。結果歐塔不慎摔死,其姊及男友商議後,決定要女兒假冒歐塔筆跡,每個月寄信給老奶奶,並偷偷盜賣家中珍藏的線裝書,然後再寄錢給老奶奶。
  這部電影的敘述方法是與「我會好起來」完全相反,因此這些隱瞞者他們的煎熬與現實必須解決的事情,都必須在情節中呈現,也就是具體地讓觀眾能夠在情節中感受,戲劇張力便由此而彰顯了。
  「我」片的結構也並非有優劣之分,只能說是敘述的風格完全不同,雖然人物背景也有差異;各自在環境上的回應也有所不同,硬將兩部影片合併比較也是不公平的。或許我們只能說各有千秋。
  莉莉的父母其實還是可以用更多的情節來呈現他們的悲痛,失去了兒子絕對是哀痛無比,但他們在兒子入土為安之後,卻又得扮演一付毫不在乎的模樣,以免莉莉會發生懷疑。也就是說,編導在這對父母的內在哀鳴似乎欠缺一番詮釋。明明父母的謊言十分不合情理,那這份的矛盾與不安若能做合理而不影響結構的方式表現,那就能讓這部影片發光發亮了。
  本劇詮釋的當然是莉莉的幻變過程,孿生子的心電感應也許是ㄧ種線索題材,也較能呼應莉莉因弟弟的失蹤而罹患厭食症。正因為莉莉這條線是明的,因此觀眾都被誘導入莉莉的反應,但總是欠缺一絲的說理,直到隱藏的另一條線與之接軌,戲劇才逐漸顯示出其動能。而最後湯瑪士發現洛伊克的墳墓,這才由父親說出真相。
  就戲劇論,洛伊克的死因是透過父親的口述,其實都會使得戲劇張力減弱,但這也許是導演堅持要保持他在電影中的調性與風格,因此採用了這種直線而緩進的敘述調性。
  面對至親的死亡是人生最痛苦與哀傷的。泰利爾夫婦採用隱瞞的方式,一則不願讓女兒承載這份哀鳴痛苦,但他們忽略了莉莉對弟弟的這份感情,當手機都沒有任何回音時,莉莉便從等待中慢慢陷入了焦躁,最終差點延伸出更可怕的悲劇。
  如果是其他人有了這番的際遇,是應該如何去面對與解決呢?也許答案都不是完整的,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面向不同,各自承載的痛苦與壓力亦截然不同,唯一相同的必定是痛不欲生。
  由這個推斷,我們不難想像莉莉父母他們的悲傷與苦痛,而這些全被隱藏在背景中,由這個觀點而言,似乎也能知曉導演的用心,也更能猜測莉莉父母在兩人獨處的時刻是怎樣的哀痛心情。
「我」片是很法國式的一部法國電影。

更多精彩的導讀分析請上網搜尋「黃英雄電影部落」


撰稿:黃英雄 老師

序號 檔案下載 線上聆聽 下載狀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