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北市立圖書館─視障電子圖書館

:::

最後的卡蜜兒(Claudel)

最後的卡蜜兒(Claudel)(目前無書封)
題名
最後的卡蜜兒(Claudel)
出版資訊

第六屆「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
臺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用「心」看電影 - 為視障朋友重塑電影
最後的卡蜜兒(Claudel)

※影片公播版由星期四電影班提供

講授人:黃英雄 老師
放映日期:2016 / 10 / 22 上午 9:00

片長:95 分鐘

法國 / 2012年 / 輔導級

導演:布魯諾.杜蒙(Bruno Dumont)
主演: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
   吉恩.路克.文森特(Jean-Luc Vincent)

禮讚:2013柏林影展競賽電影
   2013金馬影展


◎ 劇情簡介
  一八八三年,已經四十三歲的羅丹,第一次見到了他的學生卡蜜兒,從此不僅與卡蜜兒變成親密的戀人,也從而改變羅丹對「愛慾」的看法。在卡蜜兒的激盪下,羅丹創作了許多舉世聞名之作,而這些作品幾乎與情色脫離不了關係,譬如「蹲著的女人」、「上帝的愛撫」、「我很美」等等。
  事實上羅丹是有妻子的,他的妻子對羅丹相當依賴,因此當卡蜜兒主張羅丹必須離開妻子,但羅丹拒絕之後,卡蜜兒便與羅丹爭吵,最後選擇離開。
  卡蜜兒之後的行徑是相當執著與偏激的,或許是有了一些過當的想法,因此被母親、妹妹及弟弟共同認定她精神有問題,並將之送往精神療養院。
  卡蜜兒在療養院內一直擔心羅丹要陷害她,因此三餐都由自己煮馬鈴薯果腹,但她又無法容忍其他精神病患的噪音,有時會激烈地抗拒。
  卡蜜兒試圖對外聯絡,始終不能如願,她的母親與妹妹路意絲也從來不曾來探望過她,卡蜜兒寄望的是弟弟保羅,她這個作家弟弟這個星期六要來探望她,因為有了希望,心情略顯得愉悅起來。
  保羅終於依約前來,但他卻不把卡蜜兒的話聽入耳,卡蜜兒一直希望保羅能夠帶她離開療養院,雖然主治大夫也向保羅表示,卡蜜兒的情緒已經恢復正常,可以接她出去,但保羅反而不置可否。
  卡蜜兒在療養院中也認識一名年輕的修女,修女似乎也較能理解卡蜜兒的行為舉止,她不只一次向卡蜜兒表示,在療養院內並沒有人要害她。
  卡蜜兒還是小心翼翼,但她偷偷問修女,是否能幫她轉信,修女表示可以寄給村中她的母親白朗寡婦。然後再由她轉交給她。雖然如此,卡蜜兒依然得不到任何的回音與資助。只知她的弟弟曾捐了一筆錢給教會,但這筆錢究竟是為了讓卡蜜兒能住在療養院?或者是保羅真的是對神的啟示有了明確的感動?
  卡蜜兒一直在療養院內住了二十九年,直到一九四三年十月十九日死亡為止都是住在療養院中,享年七十九歲。

◎ 劇情分析
  有關羅丹與卡蜜兒之間的關係,除了本片之外,尚有一部「羅丹的情人」,當然這部影片的主敘人物是以羅丹為主角,從他的主觀鏡頭來詮釋兩人之間的關係。也因為編導不同的觀點,讓觀眾感受到截然不同的羅丹。
  其實藝術家之所以被敬重,那是因為他的作品,但作品除了呈現某些個人的思想之外,不一定能表達出他的習氣與性格。而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處在這個世界上,每天張開眼睛就必然會開始抉擇,有抉擇必有善惡,有善惡便有執著。
  有執著若是在工作領域上,那就成了一名讓人嘆服的藝術工作者;若在思想與心意的執著,那也很容易陷入生命的死角。羅丹與卡蜜兒雖然都是相當出色的雕塑家,但兩人的執著藝術型態是不分軒輊的。
  羅丹在四十三歲遇見他十九歲的學生卡蜜兒,從這個時期開始,羅丹的作品便有了強烈的蛻變,不管是因為他與卡蜜兒的陷入熱戀而帶來的靈感;或者是創作者在瀕臨另一個時期的臨界點,而開始有的新改變,這是目前只能以猜測的方式來論說,畢竟不是當事人,我們也無法舉出強烈的事項來佐證。
  然而藝術家之間相互拓染的方式是一種必然,一個人的作品必然也會引起另一人的思想共鳴,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但這會不會是全然的剽竊?這也是必須視當時的情境與現象才能決定的。
  藝術不外乎是呈現人的現象,那某種角度而言,藝術家其實就已經是抄襲了「人」的表現,在許多思想的共頻中,我們都會有共同的經驗與思維,藝術家只是更敏銳地將那份感動表達出來,而讓人有了親切相近的感動。
  另一部電影「羅丹的情人」把羅丹描述得相當市儈,因為他自己組織了三個團隊的工作小組為他創作,他只負責簽名即可,而他真正的工作,是去搞應酬與外遇。
  其實在以前武俠小說盛行之時,某位相當有名氣的作家,就有許多人為他操刀,作者只負責開頭,然後由寫手接棒,如此才能在每年中,都能列名多產暢銷作家,因此這樣的作品很容易看出「虎頭蛇尾」的現象,但當一個人已經成名之後,觀眾其實不太會去注意這樣的現實。在小說中比較容易發現,但在雕塑作品中,其實要真正去分辨就相當困難了。
  卡蜜兒為何住到精神療養院中?這是必須從這部電影的對白去尋找的,羅丹在卡蜜兒十九歲時相識而相愛,而這期間應該有十幾年,到底幾歲分手的?實際上很難界定,紀錄中只知卡蜜兒四十二歲進入療養院,這之前她曾與羅丹有強烈的爭執,但大部分是因為羅丹不願將感情全部放在她身上,甚至也拒絕娶她為妻。
  卡蜜兒在這樣的失落中,逐漸開始反擊,她最大的錯誤,應該是將排泄物寄給羅丹較親近奉承的政府官員,再加上她不斷地散佈,羅丹很多作品其實都是出自她的構想,這在當時是相當瘋狂而不體面的事,這也是為何她的母親與妹妹,一直不肯來見她的原因。
  卡蜜兒的弟弟保羅是個相當關鍵的腳色,有一段戲是表達他逐漸認知到神的恩典,於是徹底地改變他的思惟,他逐漸篤信宗教甚至到達狂熱的階段,但若果是對宗教有救贖的思想,卻又為何對自己姊姊如此冷漠?
  卡蜜兒有沒有瘋?我們對照她與其他病人的表現,其實是無異於常人,但當談到感情世界時,卡蜜兒便失去了準則。如果只是一種情緒的激盪,為何就一定要進入療養院?於是卡蜜兒便從她的天賦中再度展現出更多的聯想與幻覺。
  卡蜜兒必定過去提供羅丹許多創作的泉源,但她以為兩人是一體的創作,是一種必然的共同呈現,但當在婚姻這一關失敗後,她只能退縮到最後,將自己過去僅剩的創作記憶,當作反擊的手段與工具,但這些可能是真實的情境,卻反而使她落入「精神異常」的口實。
  如果連主治大夫都認為卡蜜兒可以出院,但為何保羅故意聽而不聞?難道這中間有什麼「陰謀」?因為卡蜜兒在療養院中也曾得到某人的資助而開了個展,這表示號稱法國雕塑之父的羅丹與卡蜜兒,應該都有相輔相成的互補動力。而卡蜜兒的作品應該反而會受到藏家的青睞。
  保羅為教會捐了一筆錢,這筆錢是保羅自己掏錢奉獻,還是與卡蜜兒有關?在這部影片中有些附帶的聯想,實在不免讓人不寒而慄。
  保羅的言行不一,出現了許多人性中的盲點,也佐證了卡蜜兒因為執著而陷入的無助,這正是這部電影最引人的震撼的。
  從四十二歲進出療養院開始,到七十九歲過世,卡蜜兒等於一半的人生是被禁錮的,一個充滿躍動的靈魂,卻完全被封閉而動彈不得,重要的是讓她走上這一條路的人,都是與她最親密的家人或情人。
  布魯諾.杜蒙為茱麗葉.畢諾許量身打造的這部影片,其敘述風格雖然緩慢,但在運鏡中卻不時透發許多的控訴,尤其茱麗葉必須與真的病人合作演出,這是何等高的挑戰,觀看本片應從這個角度切入。

更多精彩的導讀分析請上網搜尋「黃英雄電影部落」


撰稿:黃英雄 老師

序號 檔案下載 線上聆聽 下載狀態
回頁首